上海海洋生物科普館的前身是我所的魚類標本陳列室,它是由我國著名魚類學家朱元鼎教授于1952年創建的,是我國魚類學研究最有成就和世界學術交流最多的一個標本陳列室。 我所的標本陳列室的標本采集主要以產地和市場的專業采集為主,以后大部分標本采集工作都與海洋調查緊密相聯。先后參加的調查有: (1) 1959 年的全國海洋普查; (2) 1960-1963 年海岸帶、黃浦江等調查; (3) 1963-1966 年的漁業調查; (4) 1972-1981 年的中上層、外海大陸架等調查; (5) 八十年代以后的全國區系調查、西非幾內亞比紹漁業資源調查、東海區漁業資源動態監測網的資源調查等。在調查過程中采集了大量的水生生物標本,對其進行了魚類形態、地理分布、區系特征及種群和群落生態等魚類學的研究工作,目前共采集魚類標本 1700 余種, 20000 余瓶,其中模式標本 50 余種,并在國內外期刊雜志上發表了 100 多篇學術論文。所有這些工作不僅為我國魚類學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為我國海淡水漁業資源及遠洋漁業資源的開發利用奠定了基礎。 為了更好地保存和展示這些珍貴的魚類標本, 2004 年我所成立了新魚類標本館建設項目工作組,經過近三年的努力,新館于 2007 年 8 月正式開館,整個展館由珍品區、河口區、近海區、遠洋區、深溝區、魚骨貝殼區和漁船漁具模型館七個部分組成,展示面積 1500 ㎡ , 展示了從館藏標本中精選的 1200 余種、 2000 余瓶珍稀標本,其中有模式標本 33 余種、珍惜保護動物近 20 種。 新館開館以來先后接待農業部、上海市和各部委領導,接待來自美國、日本、加拿大等 30 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近兩年接待大中小學生和市民近萬人次,充分發揮了新館的學術交流和科普展示作用,并分別在 2009 年、 2010 年被上海市科委和中國科協命名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 ” 、“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正式更名為 “ 上海海洋生物科普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