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升人工海洋牧場漁業資源增殖養護功效為導向,以象山港人工海洋牧場為研究示范平臺,著力開展聚魚增殖型人工海洋牧場高效利用配套技術模式研究。經多年科研攻關,成功研建了融合“聚魚增殖型海洋牧場建設適宜性評價模式”、“立體化人工藻場構建模式”、“生態系統水平的適宜增殖種類篩選和生態容量評估模式”、“增殖放流魚苗的音響馴化模式”、“典型牧化品種的高效增殖和利用模式”等于一體的聚魚增殖型人工海洋牧場高效利用配套技術體系。經示范驗證,該技術體系助推象山港人工海洋牧場區大型藻類產出能力顯著提升,海域富營養化程度有所緩解,漁業資源餌料環境明顯改善,海洋牧場的聚魚功效極大顯現。人工魚礁投放19個月后,魚礁區游泳動物群落的物種豐富度、總生物量和總豐度分別為對照區的1.32倍、2.04倍和1.49倍。成果為東海近海人工海洋牧場建設及運營提供良好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