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鹽堿地水產養殖為核心,以利用鹽堿水土資源和修復脆弱生態環境為目標,通過“挖塘降鹽、以漁治堿”的水土一體化生態工程,把白色荒漠鹽堿地變成上可種植、下可養殖的“魚米綠洲”。是集成鹽堿水質綜合改良調控、耐鹽堿物種篩選及移植馴養、鹽堿池塘綠色生態養殖等關鍵技術,結合不同鹽堿地區的資源優勢和物候條件,構建了鹽堿地棚塘接力養殖、鹽堿水域生態放養、鹽堿池塘多生態位養殖等綠色高效模式。與鹽堿地治理改造、農業種植結合,組裝集成的水土一體化生態工程構建等關鍵技術,將鹽堿地養殖池塘與水利工程、田間工程進行耦合,構建的“池塘-抬田”、“池塘-稻田”、“池塘-條田”等漁業綜合利用模式,已使2.5萬畝的土壤復耕或用于農業種植。相關技術模式已在我國鹽堿地主要分布地區西北、華北、東北以及華東沿海的11個省市自治區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