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中午12時,隨著一聲嘹亮的汽笛鳴響,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海洋地質二號”船順利靠泊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南山港碼頭。至此,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三亞南海地質研究所聯合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實施的深海水航次完成,實現了國內首次船載規模化深層海水取水。
本航次自6月14日啟航,克服臺風“暹芭”惡劣天氣影響,搭載深海水調查、取水、儲水等設備,在南海中部海域成功抽取400米水深處海水52噸。所取水樣在存儲、運輸等過程中全程處于低溫冷藏環境,保證了深海水的原位物理化學性質。目前,取回的深海水已在崖州灣科技城南山港冷庫冷藏,40余家單位的申請樣品已通過快遞冷鏈寄出,即將用于開展相關測試分析及應用研究。
深海水被譽為“21世紀的深海藍金”。為推進我國南海深海水開發利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組建深海水創新團隊,積極開展深海水開發與應用試驗研究,自主研發規模化深海水取水技術裝備,已具備千噸級取水能力。4月29日,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三亞南海地質研究所聯合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公開發布了“南海深海水樣品免費提供征集啟事”,面向全國征集試驗研究用水需求。截至7月20日,共收到來自多個?。ㄊ校┢髽I、高校、科研院所和事業單位的55份用水申請,目前已與44家用水單位建立了合作關系或形成意向。
有關科技企業利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之前獲取的深海水樣品已成功研制出淡化飲用水、化妝品、食品等實驗室級應用產品。下一步,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將繼續完善規模取水技術裝備,同時與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等聯合建設深海水開發與應用研究創新平臺,加快推動我國深海水產業化進程。(信息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