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日,長江“十年禁漁”正式開啟。江蘇高度重視禁漁后長江水生生物資源恢復工作,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省淡水水產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省海洋水產研究所、省漁業技術推廣中心等科研單位,構建長江水生生物資源監測體系,系統掌握全面禁捕后水生生物資源狀況及變化趨勢。最近完成的長江江豚初步考察結果顯示,長江江蘇段江豚仍集中分布于南京新生洲—長江大橋水域和鎮江征潤洲—落成洲水域,上述兩個江段在今年的熱點區域考察中,多次目擊到新生幼豚,泰州—南通水域等前些年的分布空白區也持續觀測到長江江豚。根據目前掌握的數據,長江江蘇段長江江豚自然種群數量呈穩定增長趨勢。
長江常規魚類資源也呈現明顯恢復態勢。根據同口徑數據統計分析,截至秋季頻次監測結果,2021年共采集魚類57種,與去年持平;從規格上看,2021年采集的魚類體重均值為89.09克/尾,較去年增加152.21%;從資源密度上看,2021年單個監測點平均采集魚類5.39千克,較去年增加93.62%。長江刀鱭(俗稱刀魚)2021年體重均值為77.6克,較去年增加8.4%;資源密度較去年增加1倍。
“作為食物鏈頂端的水生動物,長江江豚種群相對穩定且呈增長趨勢,也驗證了長江水生生物資源呈現逐步恢復態勢。但我們也必須清醒認識到,長江還遠未擺脫‘無魚’級別,推動長江資源有效恢復與可持續發展,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須繼續在‘十年禁漁’上保持定力、持續用力?!苯K省長江禁捕退捕領導小組負責人表示。(信息來源: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