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26日,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簡稱聯合國“海洋十年”)西太平洋區域啟動大會在線上舉行。會議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西太平洋分委會組織,全世界1000余名海洋領域各界人士參加。本次大會包括部長高層論壇和17個“聯合國十年行動孵化器”分會場。其中,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主辦了“海洋預報”和“海洋空間規劃”孵化器分會。
“海洋預報”孵化器分會——從海洋到氣候的無縫海洋預測和服務系統(SOS),由海洋一所研究員喬方利、馬來西亞國立大學教授弗雷多林 譚剛和中國海洋石油公司正高級工程師謝波濤共同主持。SOS計劃的愿景是開發新一代無縫海洋預報和氣候預測系統,為公眾以及科學界提供優質海洋與氣候預報預測服務,以實現海洋綜合管理,減少、預防海洋和氣候災害影響,保護海洋生態系統,緩解、適應氣候變化。來自中國、韓國、泰國、馬來西亞、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柬埔寨和國際海委會西太平洋分委會的70余名專家、學者、政府官員、涉海企業管理人員和其他利益相關方代表參加了此次研討會,8位特邀嘉賓作了主題發言。在研討環節,與會人員對海洋一所開發的浪—潮—流耦合模式和包含海浪的地球系統模式給予高度贊譽,表達了進一步合作的愿望,對參與SOS計劃表現出極大熱情。
“海洋空間規劃”孵化器分會——海域使用沖突解決方案:加速西太平洋及鄰近海域海洋空間規劃進程,由海洋一所正高級工程師張志衛主持。海洋空間規劃是以生態系統為基礎對人類海洋開發利用活動的管理,已成為國際社會普遍采用的海域使用沖突解決方案。該分會召集了西太平洋及其鄰近地區的海洋空間規劃研究者和從業者,在分享海洋空間規劃的國際和地區發展形勢與趨勢的基礎上,分享想法和觀點,完善行動計劃,進一步推動了該地區海洋空間規劃的發展進程。來自西太平洋及周邊地區的90余位專家、管理人員和學者參加了“海洋空間規劃”分會的座談交流。來自中國、泰國、印度尼西亞、巴布亞新幾內亞、韓國和國際海委會的6位特邀嘉賓做了主題發言,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潘新春做了總結發言。
兩個孵化器分會的成功舉辦體現了海洋一所科學家在海洋國際合作相關領域的引領作用,發揮了海洋一所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西太平洋分委會等框架下深度參與國際海洋合作的號召力。通過召開兩個分會,進一步明確和完善了海洋一所提出的SOS計劃的架構、內容和目標,也進一步宣傳了海洋一所的海洋空間規劃成果,推動了海洋一所海洋空間規劃技術在西太平洋地區的應用。(信息來源:中國海洋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