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上午,崇明大道南側300多米的堡鎮港西岸,伴隨著大型挖機的作業,3條擱淺在堡鎮港西岸的水泥船被拆解完畢,這意味著上海市崇明區實現了市、區管河道內“三無”船舶首次清零。
今年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全面實行十年禁漁。崇明三島岸線長、水域面積大,退捕、禁捕工作啟動較早。2019年,崇明完成了長江捕撈漁船的退捕工作;今年初,崇明全面清理了長江水域及沿江港口、港汊、灘涂等區域的“三無”船舶(含艇、筏等)。如今,崇明環島大堤、水閘內部的河道也清除了“三無”船舶,崇明全域非法捕魚現象得到進一步有效遏制。

近期,崇明區農水所開展了“三無”船舶巡查整治專項行動,全面排查市、區管河道內的“三無”船舶,今年共計發現285艘。通過與各鄉鎮的對接協調,大部分“三無”船舶都順利完成了拆解。但也有一些“僵尸船”“流浪船”,隱蔽性高、流動性強、船主難以聯系上,導致清理整治難度大。對于這些“三無”船舶,崇明區農水所等相關部門會采取貼公告、上門發放宣傳告知書等方式,要求船主限期現身、自行拆解,如船主拒絕,相關部門也會在宣傳告知期后依法進行拆解。

崇明區農村水利管理所所長施俊杰說,整治“三無”船舶是一場斗智斗勇的拉鋸戰,很多案例情況非常復雜,需要相關工作人員有勇有謀。比如,今年6月11日,崇明區農水所工作人員和位于花漂港南岸的一位“三無”船舶船主取得了聯系。船主對拆解清退工作提出異議:“我的船在21年前曾辦過相關手續、有相關部門蓋章,怎么也屬于‘三無’船舶?”后經多方核實,該“三無”船舶21年前的手續內容為:相關部門考慮到改善當地漁民生活條件,允許在船上臨時開辦“龍鳳酒舟”。如今酒舟早已不再營業,船只停放地點和使用功能均已改變,而且船身早已損壞,已無下水的可能,因此該申請已失效。而且,該船主無法提供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等有效證件。經過多次協調,6月18日,該船主表示愿意配合對船只的拆解清理。
施俊杰表示,首次清零、一時清零并不等于永遠清零,整治“三無”船舶不能一勞永逸?!敖窈?,我們將和其他相關部門配合,強化日常監管,定期開展巡查,確保全區管理范圍內不再新增‘三無’船舶。”(信息來源:水產養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