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三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質優良(一、二類水質)比例達到73%左右,自然岸線保有率保持在35%左右,濱海濕地整治修復規模不低于6900公頃,整治修復岸線新增70公里左右。
《行動計劃》要求,科學謀劃、多措并舉,確保渤海生態環境不再惡化、三年綜合治理見實效。根據《行動計劃》,通過三年綜合治理,大幅度降低陸源污染物入海量,明顯減少入海河流劣V類水體;實現工業直排海污染源穩定達標排放;完成非法和設置不合理入海排污口清理工作;構建和完善港口、船舶、養殖活動及垃圾污染防治體系;實施最嚴格的圍填海管控,持續改善海岸帶生態功能,逐步恢復漁業資源;加強和提升環境風險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
據介紹,《行動計劃》確定開展陸源污染治理行動、海域污染治理行動、生態保護修復行動、環境風險防范行動等四大攻堅行動,并明確了量化指標和完成時限。陸源污染治理行動,包括針對國控入海河流實施河流污染治理,并推動其他入海河流污染治理等;海域污染治理行動,包括實施海水養殖污染治理,清理非法海水養殖等;生態保護修復行動,包括實施海岸帶生態保護,劃定并嚴守渤海海洋生態保護紅線,確保渤海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區在三省一市(遼寧省、河北省、山東省和天津市)管理海域面積中的占比達到37%左右;環境風險防范行動,包括實施陸源突發環境事件風險防范,開展環渤海區域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工作等。(信息來源:中國海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