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10月1日起,江蘇省將全面推行漁船進出沿海漁港電子簽證,這標志著江蘇省漁港安全監管向信息化又邁出了新的一步。
船舶進出漁港簽證是漁業安全監管最基礎的工作之一,也是漁船漁港監管的重要環節。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進出漁港簽證辦法》1990年頒布實施以來,漁船進出港簽證工作為保障漁業安全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受限于當時的信息技術條件,船舶進出漁港都是采用傳統的手工簽證方式,存在著證書真偽難辯、簽證效率不高,簽證數據統計分析困難等缺陷,影響了這一監管方式進一步發揮作用。
利用當前成熟的信息技術、以電子簽證替代手工簽證,將會大幅提升簽證效率,有效提升江蘇省漁港監管水平,更好地服務漁民群眾。為此,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拓展“漁船管理信息系統”功能,增設了漁船進出漁港電子簽證模塊。從今年4月起,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在海安、射陽等部分漁港進行了電子簽證試點,并取得了成功。
9月26日~27日,江蘇漁港監督局在在南通舉辦了船舶進出漁港電子簽證系統操作業務培訓班,來自連云港、鹽城、南通沿海漁港監督機構和太倉、常熟漁港監督的50多名業務骨干參加了培訓,為江蘇省全面實施漁船進出沿海漁港電子化簽做好了準備。全省海洋漁船進出港實施電子簽證,將進一步落實剛剛閉幕的全省漁船漁港監管現場推進會會議精神,為加強漁船漁港監管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同時,也為農業部推進漁船漁港監管制度改革、制定漁船進出港報告制度作出有益的探索與實踐,為適時過渡到進出港報告制打好基礎。(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中國漁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