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近日獨家獲悉,我國科研工作者已開始就新一代重型極地科考破冰船展開預研。按照設想,該船將比現有科考破冰船更加先進強大,建成后將首次使中國極地科考船有能力在南北極地區進行長時間駐留,幫助我國建成全球海洋觀測網。
據悉,隨著我國極地科考事業的逐步推進、發展壯大,有關方面認識到,必須擁有先進的重型破冰船,才能進一步拓展我國的極地事業。
據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極地科考船總設計師吳剛向中國日報記者介紹,與現有的船型相比,新一代重型極地科考破冰船在破冰以及防寒能力方面性能突出。
“按照我們的設想,新型號可以在冰蓋厚度接近3米的海面上持續破冰前行,還可以在零下45度的極寒條件下長時間工作,因此完全具備在南、北極地區執行長時間駐留任務,使得中國能夠實現在海洋領域建設全球觀測網絡的目標。”
吳總師表示,未來新船建成后,將主要執行破冰護航、長期科考以及應急救援這三大主要任務。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目前正在建造我國第二艘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二號”,預計將在2019年建成。交付使用后,“雪龍二號”作為首艘我國自主建造的科考破冰船,將與目前正在南極科考的“雪龍”破冰船一道,助力我國極地科考事業。
作為我國目前唯一一艘科考破冰船,“雪龍”為我國的極地科考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該船是我國于1993年從烏克蘭購入的一條貨船,后經改造成為極地科學考察補給船。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極地科考事業,已經開展了34次南極科考以及8次北極科考,并先后發布了關于南北極政策的白皮書。
在極地科考裝備政策層面,2017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公開發布了關于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要積極研發高等級專業破冰船、極地自破冰科學考察船、極地救助船、極地半潛運輸船、極地資源勘探船及極地專用核心配套設備、材料等,支撐海洋領域重大工程。(來源:中國海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