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海產品出口商仍在尋找途徑,以補償他們因大連港關閉而遭受的損失,大連港是中國最后一個接受俄羅斯魚類出口的港口。
目前雙方就恢復供應進行協商,但仍然沒有取得任何結果。
俄方出口商希望至少將部分供應轉向國內市場,盡管國內魚類產品的飽和程度很高。
分析人士預計,與目前的數據相比,國內市場的供應可能最多增加50%,這將無法讓生產商完全抵消其損失。
正因為如此,生產商們繼續尋找國外的替代銷售市場,以取代無法獲準進入的中國市場。除了韓國,西歐的一些市場也被寄予了特別的希望,尤其是那些對俄羅斯白魚的需求近年來有顯著增加的地區。
盡管鱈魚等一些魚種的價格已經從去年的每噸1600美元降至1000-1200美元,但大多數俄羅斯漁民沒有計劃減少2021年上半年的捕魚量。
減少漁獲量對生產者來說也是不能接受的,并有可能導致按照俄羅斯目前的漁業立法而取消其配額。
大多數俄羅斯分析師希望,有關恢復供應方面,中國和俄羅斯能夠達成協議,近期找到如中國一樣的替代市場也非易事。(信息來源:中國水產養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