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康涅狄格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稱,在清理2010年深水地平線漏油事故時,牡蠣可能會受到石油分散劑Corexit?9500的毒性影響。資助這項研究的Morris動物基金會表示,研究人員通過比較油、分散劑和兩種混合物對東部牡蠣的毒性來確定了這一點。
在深水地平線石油鉆井平臺向墨西哥灣泄漏了1.7億加侖石油之后,將近200萬加侖的Corexit?9500被部署到墨西哥灣以分解石油。研究小組成員Lindsay Jasperse表示,使用這種的分散劑是一種迫不得已的權衡。它們可以防止泄漏的石油沖刷到岸上,破壞濕地,但它們也會對海洋表面以下的物種造成負面影響。如果不使用分散劑,這些物種本可以幸免。牡蠣因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價值而被認為是重點物種。它們被視作凈水器,從水中過濾出顆粒和營養(yǎng)物質,改善周圍物種的環(huán)境質量。牡蠣礁還可防止侵蝕,并為許多螃蟹和魚類提供棲息地和保護。不幸的是,由于牡蠣固著生活且數量眾多,它們在環(huán)境災難后面臨接觸石油和石油分散劑的重大風險。在受控環(huán)境中,研究人員比較了油的毒性、分散劑的毒性以及兩者混合物對牡蠣的毒性。研究人員測試了牡蠣的攝食率、濾除藻類的能力和免疫功能、吸收和破壞細菌的能力,這些數據代表了牡蠣抵抗感染的能力。
牡蠣的攝食率降低可能導致發(fā)育遲緩,甚至死亡。如果牡蠣的免疫系統(tǒng)受到損害,可能更容易屈服于感染。對牡蠣的免疫功能而言,分散劑的毒性最大,其次是分散劑和油的混合物,而油對牡蠣的免疫功能完全沒有影響。研究人員對牡蠣的攝食率進行了測試,發(fā)現(xiàn)分散劑和油的混合物毒性最大,其次是油,再次是分散劑。Morris動物基金會科學項目副總裁Kelly Diehl博士表示,了解分散劑和石油對牡蠣的影響,可以幫助人們在下次發(fā)生這樣的環(huán)境和生態(tài)危機時提出更好的緩解建議。物種是相互關聯(lián)的,危害牡蠣的物質很可能會通過生態(tài)系統(tǒng)而損害到人類。該研究成果發(fā)表在《Aquatic Toxicology》雜志上。(信息來源:中國遠洋漁業(yè)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