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產量的銳減,近幾年日本秋刀魚的價格在不斷上漲。昨天,在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召開的會議上,日本就北太平洋海域的秋刀魚捕撈提出了配額方案。這個方案最大限度的確保了日本自身的捕撈量,同時卻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經濟體提出了限制。
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是由中日韓等八個經濟體組成的一個區域性的漁業管理組織。從2015年成立以來,秋刀魚就一直是主要議題之一。此次,日本圍繞秋刀魚捕撈量提出一份配額方案,建議在北太平洋設立56萬噸的上限。其中,分配給日本24萬噸,占40%以上,而中國只有4萬噸,低于8%。
如果把這些數字和去年的捕撈量做對比就會發現,日本的配額比實際的捕撈量增加了13萬噸,而中國則減少了2萬噸。
秋刀魚是日本料理中的常見食材,之所以日本要提出這樣一份不合理的配額方案,最大原因在于近年來日本秋刀魚產量出現減少,去年的捕撈量只有11萬噸,創下了198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每公斤的市場零售價幾乎比五年前翻了一倍。而在本周,北海道札幌市場今年首批最高品質的秋刀魚拍賣價格創下了每公斤40萬日元的最高記錄(約合人民幣2.4萬元),是去年的兩倍。
日方把秋刀魚減產的原因歸咎于中國等其他經濟體消費量上漲,并向國際社會制造了海外漁船在北太平洋公海過度捕撈的輿論。實際上,日本秋刀魚產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日本水產研究教育機構的科研成果就顯示,氣候和洋流等自然條件的變化,導致秋刀魚洄游路線發生了改變,而日本漁船沒有對捕撈地點進行調整是日本秋刀魚產量下滑的重要原因。
圍繞日方提出的這份有爭議性的方案,相關的經濟體會在今明兩天的會議上展開激烈的討論。針對日本提出的配額方案,連共同通訊社等日本媒體也認為,該方案對日本比較寬松,而對中國等經濟體的限制比較大。至于相關配額如何調整,也會對今后中國市場上秋刀魚的價格產生影響。(來源:中國遠洋漁業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