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農業資源經濟局近日公布的《澳洲漁業和水產養殖業數據》(Australian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Statistics)報告顯示,澳大利亞漁業與水產養殖業的產量與出口均呈蓬勃增長態勢,全國有半數海鮮產品用于出口,尤其是向中國市場出售的明蝦等呈現爆炸式增長態勢。
一、產值情況
報告數據顯示,2015-2016財年澳漁業和水產養殖業總產量同比上漲12%,達26.6萬噸,其中捕撈漁業產量占總產量的64%,水產養殖業占36%。行業總產值拉升9%,達到30億澳元,其中捕撈漁業總產值增長8%,達17億澳元,占到整體產值的57%,尤其是巖龍蝦產值高達6.95億澳元;水產養殖業產值上漲10%,達13億澳元,以三文魚為主,達7.18億澳元,產值增長14%。
分地域看,以三文魚養殖為主的塔州地區,捕撈漁業及水產養殖業總產值占全澳份額最高(30%),其次分別為西澳、南澳和昆州,所占份額分別為19%、17%和10%;聯邦直屬漁業區所占份額為14%。
二、出口情況
2015-16財年,澳漁業及水產養殖產品出口總額穩固增長7%,達15.4億澳元。巖龍蝦出口量跌價升,總額達6.93億澳元,微漲0.3%。明蝦出口額顯著上漲21.5%,逾1.14億澳元。
報告特別指出,“澳海鮮出口貿易正重新調整方向”,呈現向中國大陸、香港地區和越南的側重轉移態勢。據報告數據,2015-2016年度澳向中國海鮮出口激增111%,達到1.08億澳元,增幅最為突出。其中,明蝦出口量從上一財年的225噸增長至895噸,翻了近兩番,出口額上漲逾360%,達1593.3萬澳元。三文魚、巖龍蝦、螃蟹及其他甲殼類產品的對華出口也有顯著拉升。2015-16財年,澳三文魚出口有超過一半去向為中國市場,達到4370噸。
報告指出,以亞洲為主的全球中產階級人群增長迅速,特別是中國市場擁有龐大的消費人群,預計到2030年中國消費者對海鮮產品需求將占全球市場的38%,將繼續成為澳產高檔海鮮的重要出口地。(來源:第一食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