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位于北歐的芬蘭、挪威兩國近日宣布計劃在北極圈內修建一條鐵路,連接挪威希爾克內斯口岸與芬蘭羅瓦涅米市,以打通芬蘭現有鐵路網至北冰洋的交通運輸線。據悉,該鐵路計劃旨在打造連接歐亞的海運新線路,或于2035年前后投入運營。
預計耗資30億歐元
芬蘭交通與通訊部長貝爾內爾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芬蘭與挪威聯合工作組從去年開始就對5條不同線路進行可行性研究,最終選擇了希爾克內斯口岸,因為這條線路可確保芬蘭的物流地位、貨物可達性和交通安全保障。
據她透露,芬蘭與挪威將進一步研究該計劃的細節問題。挪威交通部長蘇爾維克·奧爾森也通過遠程視頻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挪威方面愿意與芬蘭保持良好合作。
貝爾內爾說:“北極鐵路是重要的歐洲項目,它將在北歐、歐洲的北極地區和歐洲大陸之間建立更緊密的聯系,將改善北部地區許多行業的運營條件?!?p>據透露,這項鐵路計劃預計耗資約30億歐元(約合36.9億美元)。如果項目如期開工,將于2035年前后投入運營。項目工作組同時還研究了使用巨型卡車進行公路運輸以替代修建鐵路的備選計劃。
打造亞歐海運新線路
據悉,該鐵路計劃屬于由芬蘭牽頭的歐洲“北極走廊”項目。這一項目被稱為“跨境經濟區和交通走廊”,其初步規劃修建鐵路的長度為455公里~470公里。該項目規劃者認為,通過在歐洲北部的北極圈內修建鐵路,能夠借助未來北冰洋東北航線龐大的貨運能力,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部海洋中豐富的油氣資源,保證充足的貨運供給。另外,芬蘭北部地區蘊藏的豐富礦產和木材資源,以及挪威北部的漁業資源都可以通過這條鐵路運輸。
分析人士認為,一旦“北極走廊”建成,與計劃中的赫爾辛基至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的海底隧道對接,可將歐洲大陸與北冰洋相連,再經由北冰洋東北航線與東北亞聯通。這條交通運輸線相比途經蘇伊士運河的海運線路更節省時間,有望成為亞歐海運線路的新選擇。而在這一藍圖中,芬蘭將成為“北極絲綢之路”上的樞紐。
項目實施面臨諸多困難
不過,相關官員和專家表示,“北極走廊”項目還處于初步創立階段,面臨著諸多困難。芬蘭交通局負責人勒沃馬基說,目前歐洲北部的發展程度還不足以維持北極鐵路的運營成本,但一旦有新開礦藏或北極旅游繼續升溫,局面將會發生改觀。
北極安全專家亞當·拉熱內斯則警告稱,目前該項目覆蓋的國家和企業對修建鐵路的需求還不強烈,面臨很多阻礙。首先,就目前的油價而言,在俄羅斯北極地區大規模開發近海石油的經濟效益不高。未來20年,如果西方國家支持電動汽車發展必然減少對石油的依賴,那么在海上開采油氣將變得更不劃算。其次,西方國家和俄羅斯的矛盾仍很尖銳,這可能會讓涉及多國合作的“北極走廊”項目進程變得更加復雜。(來源:中國海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