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所周為峰等人發明的“基于位置的海洋漁業信息服務方法”等十九個發明,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1. 周為峰等人發明的“基于位置的海洋漁業信息服務方法”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授權號:ZL 2012 1 0332536.4。該發明涉及一種基于位置的海洋漁業信息服務方法。具體為:利用北斗導航衛星定位及通訊功能,獲取漁船的位置信息及生產數據和實測環境數據,抽取漁船位置周邊漁區網格數據并進行數據變換,得到矢量形式的環境數據。利用獲取的漁船生產數據和實測環境數據對形成的漁場預報模型進行在線訓練優化,提高精度和泛化能力。利用預報模型對漁船周邊選擇區域進行漁場預報,得到漁區格網及的漁場概率信息。將漁場概率及漁區格網的得到的環境參數信息進行編碼,作為針對單船的漁業服務信息發送給漁船。本發明實現基于位置的定制化高精度服務,數據通訊量遠低于傳統方法,通訊成本低,易推廣應用,可為漁業生產部門提供基于位置和數據網格、面向單船的低成本定制化高精度漁業信息服務。
2. 蔣玫等人發明的“一種密閉式靜態水生生物毒理實驗裝置”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授權號:ZL 2012 1 0301420.4。該發明涉及一種密閉式靜態水生生物毒理實驗裝置,包括透明實驗容器、氧氣供給容器、排泄物收集裝置,所述的透明實驗容器上表面為可開合的蓋板,所述的透明實驗容器內設有氧氣供給容器,所述的透明實驗容器下表面中部為漏斗狀連接部件,所述的漏斗狀連接部件下端連接排泄物收集裝置。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解決了供氧問題及生物排泄物實時的實驗數據無法進行采集的問題,從而有利于提高實驗的準確性,成本低、操作方便、占用空間小,能適應各類水生生物密閉狀態下的毒理實驗需要,實用性強,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3. 彭士明等人發明的“一種銀鯧仔稚魚流水培育方法”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授權號:ZL 2012 1 0154650.2。該發明涉及一種銀鯧仔稚魚流水培育方法,分別針對銀鯧仔魚和銀鯧稚魚,通過對進水裝置的改進,以緩沖力極小的虹吸方式往培育池內補給新鮮的海水,同時緩沖排水。本發明由于換水操作所帶來的應激性脅迫大大減少,流水培育有利于保障培育池內良好的水之條件,有利于提高仔稚魚培育的成活率,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4. 張東等人發明的“一種灰海馬幼海馬餌料投喂方法”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授權號:ZL 2012 1 0169863.2。該發明在配備養殖系統和養殖環境的條件下進行,其特征是養殖期間按幼海馬生長投喂不同規格的餌料:幼海馬體高4厘米之前投喂用高不飽和脂肪酸強化的新孵化鹵蟲,投喂密度為10-12個/毫升;幼海馬體高4-5.5厘米時投喂4-5日齡鹵蟲,投喂前用高不飽和脂肪酸強化,投喂密度為5-6個/毫升;幼海馬體高5.5-6.5厘米時投喂5-7日齡鹵蟲,投喂前用高不飽和脂肪酸強化,投喂密度為5-6個/毫升;幼海馬體高6.5厘米以上時投喂5成體鹵蟲,投喂前用高不飽和脂肪酸強化,投喂密度為3-4個/毫升;按上述的餌料投喂方式每天投喂2次,每天虹吸糞便和死亡餌料4次。
5. 張東等人發明的“一種灰海馬成魚餌料投喂方法”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授權號:ZL 2013 1 0049144.1。該方法包括:在配備養殖系統和養殖環境的條件下對灰海馬成魚進行餌料投喂,具體如下:A、正常養殖期:水溫控制在25-28℃,日出前、日落后用人工光延長周期0.5-1小時,按體重12-15%投喂餌料,分別投餌3次;并分別虹吸糞便和殘余餌料;B、越冬期:水溫控制在22-23℃,日出前、日落后用人工光延長周期0.5-1小時,按體重8-10%投喂餌料,分別投餌3次;并分別虹吸糞便和殘余餌料。本發明通過人工光延長光周期,加速海馬排便,減少了污染水質及氣泡病發病機會,海馬的氣泡病發病率一般低于5%,從而提高成活率,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6. 唐保軍等人發明的“一種野外貝類單胞藻培養用海水的制備方法”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授權號:Zl 2012 1 0208233.1。該發明涉及一種野外貝類單胞藻培養用海水的制備方法,包括海水沉淀、濾食性貝類過濾、脫脂棉過濾和消毒。本發明利用海水雙殼貝類過濾顆粒物質的生理特性,配合尼龍網、脫脂棉等過濾材料,無需砂濾池即可制備相當數量的較干凈海水,成本低,操作簡便,可廣泛應用于野外試驗或小規模育苗生產,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7. 李磊等人發明的“一種簡易小型魚類誘捕裝置”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授權號:ZL 2013 1 0032824.2。該發明涉及一種簡易小型魚類誘捕裝置,包括捕獲桶和蓋子,捕獲桶內腔的底部為圓錐形,底部中心位置有開孔,底部的開孔有向內側的翻邊,底部的開孔裝有可拆卸的蓋子,蓋子的中心位置開有捕獲口,捕獲口內側連接魚類通道管,捕獲口上裝有帶網罩的蓋子,帶網罩的蓋子上均布有單向通行孔,單向通行孔與索要捕獲的魚相配,捕獲口周圍均布有餌料孔,餌料孔上裝有圓柱形餌料管,圓柱形餌料管管壁四周和底部均彌補小孔連通圓柱形餌料管內外,圓柱形餌料管開口處以餌料管塞封閉。本發明在水體中隱蔽性好,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重復利用率高,實用性強。
8. 劉健等人發明的“一種小展弦比矩形雙弧面表中層網板及其浮沉力調節方法”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授權號:ZL 2013 1 0233934.5。該發明涉及一種小展弦比矩形雙弧面表中層網板及其浮沉力調節方法,包括主面板,主面板兩側為中空結構,主面板內側和外側為弧形曲面,主面板內側弧形曲面的曲度大于外側弧形曲面的曲度,主面板頂部安裝上導流板、底部安裝下導流板、中間安裝曳綱加強板,曳綱加強板上裝有曳綱支架,曳綱支架通過兩側的加強筋與主面板連接,上導流板和下導流板設有叉綱連接孔,上導流板下方以可拆卸連接方式安裝浮力板,下導流板上方以可拆卸連接方式安裝配重板,下導流板下方以可拆卸連接方式安裝底拖擋板,底拖擋板前端為圓弧形,底拖擋板前端上翹的圓弧形內有加強肋板。本發明的主面板提供浮力并通過可拆卸方式實現浮力的調整,適用于不同水層的拖網作業。
9. 彭士明等人發明的“捕撈野生銀鯧苗活體的推網及方法”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授權號:ZL 2013 1 0069903.0。該發明涉及一種捕撈野生銀鯧苗活體的推網及方法。推網包括推網本體,所述推網本體尾部安裝有一個弧形長條布袋,所述弧形長條布袋末端連接一個圓柱形框架;所述圓柱形框架用布條包裹,并在頂端設置有半圓沿邊開口。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海域內采用在船頭兩側各固定一個上述推網的方式進行作業捕撈;實時通過所述圓柱形框架頂端的開口處觀察、收集銀鯧苗。本發明能夠提高銀鯧苗的捕撈成活率。
10. 石建高等人發明的“網具制作用基體復合單絲制備方法”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授權號:ZL 2012 1 0445883.8。該發明采用攪拌機、雙螺桿擠出機、單螺桿擠出機、兩次牽伸電加熱牽伸機、使用力矩電動機的收絲機、分絲機、紡絲級干燥HDPE樹脂、納米級干燥Al2O3和紡絲用松節油助劑,其特征是將紡絲級干燥HDPE樹脂、納米級干燥Al2O3和紡絲用松節油助劑混合,混合料經雙螺桿擠出機進行兩次擠出造粒,獲得共混物粒料,共混物粒料經單螺桿擠出機熔融擠出,熔融擠出的初生復合單絲經過冷卻和預牽伸,預牽伸復合單絲經兩次熱牽伸后采用高壓氣流除油后快速冷卻,以使用力矩電動機的收絲機收卷復合單絲絲束;復合單絲絲束經分絲機分絲為低碳型網具制作用基體復合單絲。
11. 石建高等人發明的“一種用于加工漁業繩網的復合絲的制造方法”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授權號:ZL 2012 1 0445872.X。該發明采用攪拌機、雙螺桿擠出機、單螺桿擠出機、兩次牽伸電加熱牽伸機、使用力矩電動機的收絲機、分絲機、紡絲級干燥HDPE樹脂,紡絲用納米級干燥TiO2和紡絲用松節油助劑,其特征是將紡絲級干燥HDPE樹脂,紡絲用納米級干燥TiO2和紡絲用松節油助劑混合,混合后的混合料用攪拌機拌勻,拌勻后的混合料經雙螺桿擠出造粒,粒料經單螺桿擠出機料筒熔融擠出,熔融擠出的初生復合絲經過冷卻和預牽伸,預牽伸復合絲經電加熱牽伸機進行熱牽伸后,以使用力矩電動機的收絲機收卷復合絲絲束,復合絲絲束在分絲張力為復合絲斷裂強力的10%~18%下經分絲機分絲為漁業繩網加工用復合絲。
12. 馬海有等人發明的“漁用聚酰胺耐磨單絲制備方法”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授權號:ZL 2013 1 0088514.2。該發明采用聚酰胺樹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活性納米二氧化硅、PE接枝馬來酸酐、其特征是將聚酰胺樹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活性納米二氧化硅、PE接枝馬來酸酐混合;混合后通過攪拌機進行攪拌,經雙螺桿加熱并經造粒機制成顆粒,混合顆粒通過帶混煉頭塑料擠出機制成顆粒,混合顆粒通過帶混煉頭塑料擠出機混合熔融,經過高壓計量泵擠出,熔融擠出的單絲冷卻后放入牽伸機進行牽伸,牽伸溫度為90℃~95℃,牽伸倍數為5~6.5倍,牽伸過的單絲放入定型機定型,通過抗靜電油劑表面涂覆處理,將定型過的單絲在收卷機上收卷,0.06mm-6mm單絲收卷張力50 CN -800CN,卷收速度10m/min-200m/min。
13. 周愛忠等人發明的“一種使拖網垂直擴張的方法”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授權號:ZL 2013 1 0106231.6。該發明利用帆布制成柔性擴張器,其特征是柔性擴張器做成矩形,四周縫邊,縫邊的中線均勻布沖壓眼環;柔性擴張器系扎于上綱的中間位置或在上綱的中間位置及下綱的中間位置都分別系扎柔性擴張器,系扎于上綱中間位置的柔性擴張器與一串深水拖網的浮子綱繩連接,浮子綱繩兩端的繩環各裝一根沖角控制綱,上綱中間位置的柔性擴張器的兩根沖角控制綱分別與兩邊的上綱連接,系扎于下綱中間位置的柔性擴張器與一串鐵鏈連接,鐵鏈兩端各裝一根沖角控制綱,下綱中間位置的柔性擴張器的兩根沖角控制綱分別與兩邊下綱連接,柔性擴張器采用調整沖角控制綱的長度調整沖角。本發明適用于深水拖網和變水層拖網。
14. 石建高等人發明的“低碳型海蜇欄裝置制作方法”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授權號:ZL 2013 1 0338243.1。該方法采用竹竿銅合金斜方網、高強度聚乙烯單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網線和十二股滌綸繩索,其特征是用高強度聚乙烯單絲制作高強度聚乙烯單絲繩索;竹竿外套涂塑防水帆布套管;套布竹竿安裝在海蜇池的每一邊;銅合金斜方網的長度方向安裝高強度聚乙烯單絲繩索作為垂直力綱,兩個網端用絲徑1mm銅絲進行等目連接;銅合金斜方網上、下邊緣分別安裝一條高強度聚乙烯單絲繩索作為上綱、下綱;銅合金斜方網順次垂直裝配在周邊的套布竹竿上,下綱緊貼周邊溝槽底部;周邊溝槽中填充廢舊網片,然后用沙土填充夯實;套布竹竿頂端系縛一根十二股滌綸繩索,該滌綸繩索另一端與固定在海蜇池底沙土中的木樁系縛。
15. 石建高等人發明的“一種升降式網箱精準投飼方法”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授權號:ZL 2013 1 0338127.X。該發明采用投飼料筒,圓柱形合成纖維網衣投飼通道,其特征是料桶為有機硅防水帆布制成,桶體安裝桶口收緊繩、桶底力綱、不銹鋼環、混凝土沉塊;柔性圓柱形合成纖維網衣投飼通道下方安裝在網箱箱口網衣上,柔性圓柱形合成纖維網衣投飼通道上方安裝在一個浮圈上;在料桶內裝滿飼料后松放連接料筒提繩的八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繩索段,使盛裝飼料的料筒在飼料和沉塊的重力作用下沿圓柱形合成纖維網衣投飼通道下沉到網箱箱口網衣所在平面下方的箱體內,輕拉連接桶底上吊掛不銹鋼環的高強度聚乙烯單絲繩索段,料桶桶體翻轉,料桶桶體內飼料沖出料桶的桶口精準投送到升降式網箱箱體內。
16. 石建高等人發明的“一種防附著的海參池欄”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授權號:ZL 2013 1 0338195.6。該發明采用竹竿、涂塑防水帆布、銅合金斜方網、高強度聚乙烯單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網線和八股聚丙烯繩索,其特征是海參遲周邊開挖溝槽;制作涂塑防水帆布套管并外套在竹竿上;周邊溝槽均勻安裝套布竹竿;銅合金斜方網網目邊長1cm、絲徑1cm,高度4m;銅合金斜方網長度方向每隔3m安裝一條垂直力綱,銅合金斜方網的兩個網端連接成環形;環形銅合金斜方網的上、下邊緣分別安裝上、下水平鋼索;環形銅合金斜方網順次垂直裝配在周邊的套布竹竿上;環形銅合金斜方網下水平鋼索緊貼溝槽底部,周邊溝槽填充廢棄網片,然后用沙土將溝槽填滿夯實;八股聚丙烯繩索先系縛套布竹竿頂端,然后其另一端與木樁系縛固定。
17. 石建高等人發明的“一種大型網圍立柱樁和網易的連接方法”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授權號:ZL 2013 1 0347866.5。該方法其特征是鋼筋混凝土立柱外表面涂船用防污漆;鋼筋混凝土立柱有立柱樁臂架,在立柱樁臂架上扎縛立柱樁掛網力綱、連接繩和牽引繩;牽引繩將鋼筋混凝土立柱、臂架連接繩和立柱樁臂架有效連接起來;采用兩根捻向相反的三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捻繩作為大型網圍網衣的垂直力綱,雙根垂直力綱中的S捻向三股超高分子聚乙烯捻繩與大型網圍網衣之間用漁用聚乙烯編織線進行結縛連接固定,雙根垂直力綱中的Z捻向三股超高分子聚乙烯捻繩與立柱樁掛網力綱之間用尼龍扎帶按等間距進行扎縛連接固定,這樣大型網圍網衣就通過雙根垂直力綱、漁用聚乙烯編織線和尼龍扎帶連接在立柱樁掛網力綱上。
18. 石建高等人發明的“養殖網圍用的立柱樁”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授權號:ZL 2013 1 0347972.3。養殖網圍用的立柱樁,采用鋼筋混凝土立柱,其特征是立柱樁采用“鋼筋混凝土立柱墩+鋼筋混凝土立柱+立柱樁臂架+立柱樁牽引繩+立柱樁掛網力綱”組合式結構;鋼筋混凝土立柱外徑50cm、長度21m、壁厚10cm,鋼筋混凝土立柱外表面涂刷船用防污漆,鋼筋混凝土立柱上端有立柱墩;用圓柱形尼龍棒作為立柱樁臂架;用一根高強度聚乙烯單絲繩索穿入PVC涂層帆布管作為立柱樁掛網力綱;立柱樁掛網力綱與立柱樁臂架固定;從距離鋼筋混凝土立柱頂端2.5m處開始每隔2.5m處安裝一根立柱樁臂架;用一根超高強繩索作為鏈接鋼筋混凝土立柱、立柱樁掛網力綱和立柱樁臂架用立柱樁牽引繩,依序連接處扎縛,獲得了養殖網圍用的立柱樁。
19. 石建高等人發明的“一種養殖網具網衣在海岸間裝配的方法”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授權號:ZL 2013 1 0608643.X。該方法其特征是養殖網具網衣為防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經編網,養殖網具網衣安裝費浮子綱、下綱、左邊緣綱、右邊緣綱,在左邊緣綱和右邊緣綱之間有垂直力綱,左側海岸及右側海岸與養殖網具網衣的交匯處分別安裝第一根鋼筋混凝土立柱、第二根鋼筋混凝土立柱,鋼筋混凝土立柱兩側分別裝掛網垂直力綱;左右側海岸上分別安裝一根實心圓柱型鋼筋混凝土樁;在實心圓柱型鋼筋混凝土樁與鋼筋混凝土立柱之間固定軟連接網衣,左側海岸實心圓柱型鋼筋混凝土樁、左岸軟連接網衣、第一根鋼筋混凝土立柱、養殖網具網衣、第二根鋼筋混凝土、右岸軟連接網衣、右側海岸實心圓柱形鋼筋混凝土樁連接成一個緊密相連的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