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1-10
近日,我所“藍海201”號、“中漁科211”號科考船圓滿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享航次計劃2021年度長江口科學考察研究(航次編號:NORC2022-03)秋季航段任務順利返航。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中科院海洋所、華東師范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等單位以及我所33名科研人員隨船出航。項目負責人、我所所長方輝研究員和所長助理、項目首席科學家趙峰研究員出席了備航會。
本次秋季航段由“藍海201”號、“中漁科211”號科考船同步執行,我所張濤研究員、晁敏研究員分別擔任航段負責人。自10月28日至11月9日,科考船克服疫情和冷空氣的影響,歷時25船天,總航程1402海里,完成了長江口及其鄰近海域64個站位的調查;初步統計共獲得海水樣本1398份、表層沉積物415份、生物樣品307份、水色光譜遙感數據39份等;為深入了解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背景下,長江口的能量流動、物質循環、沉積動力學、海洋生態系統動力學以及海陸交互作用提供了第一手的科學資料。
2022年,“藍海201”號、“中漁科211”號共執行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長江口共享航次冬季、夏季、秋季三個航段的調查任務,聚焦物質輸運及其生態與環境效應,開展了長江口及其鄰近海域水動力、物質輸運、沉積特征、生態與環境等綜合科學考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有效發揮了我所科考船的平臺保障能力,提升了海洋創新能力的科技支撐作用。
河口與近岸漁業生態研究室/楊剛;調查船管理中心/徐捷、屈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