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由我所牽頭,上海海洋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暨南大學和煙臺大學共同參與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漁業水域生境退化與生物多樣性演變機制”項目課題“河口漁業生境與生物多樣性的演替過程及機制”績效評價會在湖北武漢召開。績效評價專家組由張秀梅教授、張春光研究員、陳小勇研究員、陳立僑教授、沈建忠教授、王英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和唐學璽教授組成。
課題負責人張濤研究員詳細匯報了課題研究目標及完成情況、取得的重要成果、一體化組織實施及管理情況、人才培養、資金及人員投入等內容。專家組聽取了匯報,審閱了有關材料,經過質詢和討論,一致認為課題全面完成了任務書規定的研究內容和考核指標,同意通過績效評價。
該課題自2018年12月實施以來,查明了黃河口、長江口、珠江口等典型河口生境與生物多樣性變化特征,闡明了中華絨螯蟹和中國明對蝦2種重要生物資源長期生境變化特征和其對關鍵生境演變的適應機制,解析了環境擾動對河口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途徑和作用機制,建立了生物完整性評價指標體系,提出了河口水域生態保護與修復策略。


(河口室 楊剛、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