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0-31
實驗室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資源遙感與信息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及東海水產研究所相關實體部門為依托,以滿足國家漁業發展戰略、漁業產業現代化發展和漁業可持續發展需求為目標,堅持應用基礎性研究定位,堅持“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應用空間觀測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數據挖掘、電子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漁業遙感信息技術各專題應用基礎研究,推動信息技術在漁業領域應用的深度和廣度,加強實驗室體系建設,優化學科結構布局和人員結構,完善淘汰更新機制,促進漁業信息領域科技發展。
研究方向為:
衛星遙感技術的海洋漁場學應用研究,主要開展海洋環境遙感信息提取技術、漁場漁情分析的技術方法與系統開發、全球海洋環境及氣候變化對漁場資源變動的影響與響應、海洋漁業信息綜合集成服務系統技術及應用規范研究。
空間觀測信息技術的漁業生態環境監測及評估技術研究,主要開展海洋赤潮、滸苔等漁業災害的監測預警、魚類棲息地生境的監測與評估、基于遙感和GIS技術的水產養殖規劃及評估應用研究。
衛星遙感與電子信息技術的漁業管理應用研究,主要開展漁船的監控與管理技術研究、漁業管理信息系統及數字化平臺建設、基于海洋生態系統的漁業管理研究。
發展目標:確保實驗室在衛星遙感海洋漁場學應用研究領域國內領先的學科優勢,并爭取盡快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突出實驗室為我國遠洋漁業生產管理服務的應用研究特色。開創新的漁業研究應用方向,建設一支專業知識結構合理的科技人才隊伍,力求使功能實驗室成為國內漁業信息領域有較高學術聲譽的應用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