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10-31
實驗室致力于漁用藥物研究,圍繞漁用藥物藥動學、藥效學,藥物代謝機制及代謝產物形成機制,耐藥性監測、控制和消除技術,漁用藥物在養殖環境中的生態歸趨和環境效應,藥物對養殖生態環境影響及其修復技術,藥物殘留的風險評估及控制,漁用藥物新劑型、新制劑研制與應用等方面展開,以此提升我國水產動物藥理學研究水平,破除水產品貿易技術壁壘,維護水產品質量安全和水產生態安全,增強我國水產品國際競爭力,促進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主要研究方向有:
(1)深入藥動學研究,為漁藥用藥方案和休藥期制定提供科學依據藥動學研究從基礎藥動學向臨床藥動學,從原料藥藥動學向藥物制劑藥動學、從單一藥動學向藥動-藥效聯合研究發展;同時,探明養殖環境因子、給藥劑量、給藥途徑對藥物代謝的影響,以及體內外血漿-藥物蛋白結合率與藥物消除速率的相互關系。
(2)開展藥物代謝機制研究,揭示藥物代謝本質研究水產動物藥物代謝種屬差異性;研究水產動物藥酶基因克隆、表達與功能,分析參與漁藥代謝的藥酶活性、多態性,以及藥酶的誘導與抑制對漁藥代謝的影響;比較漁藥在水產動物組織中代謝與腸道菌群代謝,從理論上闡述藥物作用機制。
(3)研究漁藥生態歸趨和環境效應,確保漁藥生態安全開展漁藥在養殖環境中的遷移、歸趨和轉化規律研究,研究漁藥對養殖環境和水產動物腸道微生態影響;研究漁藥耐藥性形成、消除與控制技術
發展目標:實驗室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已經形成了從單純藥物代謝上升到藥物殘留消除、食品安全,從簡單藥動學深入到復雜藥物代謝機制,從單個靶動物擴展到整體環境生態安全的較為全面的漁藥理論與應用研究格局,居于國內同行前列。今后,實驗室還將繼續發展、壯大,為進一步提升我國漁藥基礎理論和應用技術的研究水平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