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所莊平研究員主編的《中國河口海灣水生生物資源與環境出版工程》(簡稱“出版工程”)由中國農業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出版工程先后被遴選列入中國農業出版社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并且獲得了國家出版基金資助。
出版工程由莊平研究員組織全國的22家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的數百名長期從事河口海灣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研究的專家學者,歷時5年編纂而成,以專著和圖志形式出版,包括學術專著25部、原創性水生生物資源圖譜3部,共計28部。出版工程分為河口系列和海灣系列兩部分,選取了代表性強、生態價值高、對社會經濟發展意義重大的10余個典型河口和海灣,系統梳理總結了我國近30年來在河口海灣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術創新,填補了河口海灣研究基礎數據資料的空白。
出版工程集成展示了我國河口海灣生物資源保護和生態環境修復領域最新研究成果。各分冊技術內容先后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各項獎勵上百項。其中,叢書主編莊平的研究成果“長江口重要漁業資源養護技術創新與應用”歷時20余年,從長江口漁業資源衰退機制、關鍵生態功能修復和重要資源養護等三個遞進層面開展系統研究,闡明了長江口漁業資源衰退成因與機制,并在中華絨螯蟹資源增殖與生態修復等方面取得多項創新性成果和關鍵技術突破,整體水平國際領先,是我國河口及其臨近水域漁業資源養護與生態修復領域的第一個國家級科技成果獎勵。
出版工程將為河口海灣生物資源與生態環境學科領域的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河口海灣是聯系陸地和海洋的紐帶,是地球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系全球生態平衡和調節氣候變化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國際高度關注和研究的熱點。近30年是我國社會經濟空前高速發展的時期,河口海灣的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亟待深入研究河口海灣生物資源與生態環境的現狀,摸清家底,制定可持續發展對策。該套叢書專著系統梳理了我國北起遼河口南至珠江口的典型代表河口海灣的相關研究成果,構建了河口海灣生物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學科知識體系。
出版工程的出版發行是服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的具體體現和重要成果。生態安全與生態文明建設關系密切,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都離不開科技支撐。通過這套高質量叢書可詳細了解并掌握我國重點水域生態環境現狀和水生生物資源基礎數據,為國家進行生態安全動態分析評估提供理論基礎和科學依據,對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有重要現實意義。


(河口漁業實驗室 趙峰)